- A+
小寒带着一个“小”字,看似不足为虑,实则寒冷尤甚。那么,小寒节气,我们应该吃点什么?一起来了解下小寒节气的特点、风俗、寓意和象征。
小寒吃什么美食?
小寒时节,万物敛藏,为抵御寒冬、储备能量,人们往往会备上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。
北方人喜欢在寒冬腊月时品尝冻梨,冻梨于冰天雪地中冰冻而成,口感绵密、入口即化,有着“岁岁不分离”的寓意;南京人往往将地方特色的“矮脚黄”青菜、咸肉片、香肠片、板鸭丁等材料与糯米同煮,在热气氤氲之中,配料丰盛、味道鲜美的菜饭就出锅了;在广州,用香甜软糯的糯米辅以腊肠等食材,则是冬日美食的不二之选。
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此时合理进补成为不少人的养生之选。小寒食补以“温润”为主,可适当进食羊肉、大枣、核桃仁、龙眼肉等,养阴补血,固本培元。
土豆
在小寒的时候建议友友们吃点土豆,虽然说土豆很常见,但是实际上它的营养是非常好的。土豆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,具有调节肠胃功能,缓解便秘的效果,另外还能养护心血管,预防动脉硬化。
牛肉
进入小寒节气,我们可以适当吃些温热的肉类,来帮助我们升温御寒。除了羊肉,牛肉也是很好的选择。牛肉中富含氨基酸,优质蛋白,维生素B族以及钙、铁、铜、镁等元素,有助于补气养血,温暖脾胃,强壮筋骨。
红豆
红豆有补气养血,驱寒暖身的作用,适合用来煮红豆粥,蒸红豆饭,或者是做成红豆包、红豆饼等甜品。并且红豆中富含维生素C、E和锌等抗氧化物质,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,提高抵抗力,抵御各种疾病。
小寒节气的特点风俗寓意和象征
二十四节气中小寒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进入“天寒地冻”模式。小寒与大寒相承,与小暑相应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°。小寒节气后人们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“寒冷”。与这两个字相近的还有“冻”和“冰”字,反映了最低温时节的物候现象。
踏雪赏梅是古人小寒节气乃至整个冬天里最有韵味的雅事之一,历代留下的人生感悟诗文很多。如南宋文学家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词称:“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
小寒到来后,不只梅花等植物“响应”,动物界也“活跃”了起来。古人发现,大雁、喜鹊、野鸡这三种动物在小寒节气前后有突出表现,于是归纳为“小寒三候”:“一候雁北乡,二候鹊始巢,三候雉始雊。”
在冬季六个节气中,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节气,有“小寒胜大寒”“小寒大冷人马安”等说法。古人认为,如果小寒物候反常即非好兆。先秦古籍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称:“雁不北向,民不怀主;鹊不始巢,国不宁;雉不始雊,国大水。”
小寒与大寒一样,在节气到来当天,喜阴不喜晴,要冷不要暖。如果冬天不冷,那明年夏天就不会太热,害虫多,农作物成熟度低,往往歉收。相反,第二年年景会不错,“小寒节日雾,来年五谷富”。
来源:闽南网综合辽宁卫视、人民网、甘肃日报